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評選/秦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秦朝[編輯]

秦朝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118,480位元組)

結果16支持, 0反對 => 入選 核對者:--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11月2日 (六) 14:41 (UTC)[回覆]
投票期:2013年10月18日 至 2013年11月1日
說明:秦朝為歷史提升計劃完成的條目之一,其內容敘述完備,條理清楚,觀點中立。在參選優良期間獲得許多建議,修正許多錯誤而精進條目。現在參選特色條目,煩請評定,謝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18日 (五) 16:28 (UTC)[回覆]

符合特色標準[編輯]

如果認為這個條目符合特色條目標準,使用#{{yesFA}},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補一下提名人票。--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27日 (日) 12:08 (UTC)[回覆]
  2.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來源充足--Hikaru Genji留言2013年10月20日 (日) 05:36 (UTC)[回覆]
  3.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完整詳細--Huandy618留言2013年10月23日 (三) 01:57 (UTC)[回覆]
  4.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充足,建議將秦朝末年地方勢力段落移至新條目。--老陳留言2013年10月23日 (三) 06:36 (UTC)[回覆]
  5.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可以見到主編Jason22用心付出的成果。--遊戲人間留言2013年10月24日 (四) 09:51 (UTC)[回覆]
  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齊備,另外最近有節目關鍵時刻就秦始皇有否焚書坑儒作了探討。`--張子房 (煮酒論英雄) 2013年10月25日 (五) 17:05 (UTC)[回覆]
  7.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完整,製作精良。Gzhao留言2013年10月25日 (五) 23:43 (UTC)[回覆]
  8.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已達到標準。--Jackac留言2013年10月27日 (日) 07:46 (UTC)[回覆]
  9.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完整詳細,符合各項要求。--Towerman留言2013年10月28日 (一) 03:00 (UTC)[回覆]
  10.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完整,堪稱典範。--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10月28日 (一) 03:46 (UTC)[回覆]
  11.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整充足,合乎要求。--留言2013年10月29日 (二) 15:50 (UTC)[回覆]
  12.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辛苦了。-- 上海灘維基悍將  守望者傳奇  2013年10月29日 (二) 17:27 (UTC)[回覆]
  13.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文章完備。--Amazingloong留言2013年10月30日 (三) 05:37 (UTC)[回覆]
  14.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文章內容充足,符合要求。--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3年10月30日 (三) 10:53 (UTC)[回覆]
  15.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詳盡,圖像充足,合符特色條目資格。--Kencola留言2013年10月31日 (四) 13:52 (UTC)[回覆]
  16.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內容極為完整,並且來源極為充足。--SSR2000留言2013年10月31日 (日) 15:12 (UTC)[回覆]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文章可讀性強,有條有理,但宜參考一些大陸文獻。 Wastion Wang留言2013年11月2日 (六) 10:10 (UTC)Wastion Wang[回覆]
    ↑該用戶投票因超過時限而無效,但意見可供參考。

不符合特色標準[編輯]

如果認為這個條目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使用#{{noFA}},說明條目不符合特色條目標準之處並簽名;
  1.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以傑出典範為標準,雞蛋裏挑骨頭。參考書目,都是台灣書籍,條目敘述是否客觀中立,存疑。需擴充更多地區參考書籍來源。條目具體瑕疵,目前無力核對,見諒。--白開水 開箱維修 抄錶 囧rz... 2013年10月18日 (五) 20:35 (UTC)[回覆]
    (:)回應:請問關於秦朝相關參考資料,是否還有需要其他地區的書籍補充?請問有哪些章節還要補充?
    •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參考書籍是否有具體瑕疵或是都是台灣地區的書籍,還需要其他地區的書籍補充?:
    • 《中國通史 秦漢史》、《中國通史 上冊》:傳統版的秦朝歷史介紹:作整體大鋼
    • 《秦漢史 帝國的成立》、《一本書讀懂大秦史》:現在版的秦朝歷史介紹,秦朝每個特色都以專題深入,而且有最近新出土文物佐證,補充現今考古文獻資料,可以讓秦朝條目更新到最新狀態
    • 《秦史探索》:這本是秦朝的一些論文集:內含秦朝從無到有的相關歷史論文,深度夠
    • 《劍橋中國史─秦漢篇》:國外漢學家寫的歷史大作:當補充,國外研究可當參考,讓中立觀點不偏頗
    • 《中國史研究叢書 秦漢史》:這是大陸學者寫的,偏社會主義歷史觀,當補充,讓中立觀點不偏頗
    • 《中國文明史 第三卷 秦漢時代 上冊、中冊與下冊》:這本是一大堆的大陸學者聯合寫的三本大書,所有秦朝的一切(政治、軍事、法律、經濟、自然、社會、藝術、文字、體育、外交等等等等......)都在裏面
    • 另外內文註解還有許多論文或其他專門網站介紹,這些就不貼了
    • 或許,閣下得知還有不錯的書籍,講述範圍不在以上這些書中,可以介紹給我確認呢?謝謝你
    • --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19日 (六) 00:07 (UTC)[回覆]
    不符合典範條目標準:參見紅字。 --達師 - 270 - 456 2013年10月21日 (一) 09:51 (UTC)[回覆]
    (:)回應:已修掉所有的紅字、自定義連結與無效網址等等--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24日 (四) 16:23 (UTC)[回覆]

中立[編輯]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意見[編輯]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1. 註釋1的來源是?
    • (:)回應已補上
  1. 個人認為同一本書,同一個章節,只是頁碼不同的來源應該要合併;
    • (:)回應理論上認同
  1. 有一些註釋來源中的頁碼跨度太大,比如第585頁至第622頁、第338頁至第366頁這樣就太誇張了點,十幾頁的更多,又如第367頁至第336頁這是怎麼回事?要從後朝前看?同時:史記,第XX卷,這個是不是應該也附上一些信息便於查證?
    • (:)回應因為參考書籍在一些章節的內容很多,所以頁碼跨度才大。所謂參考,也是看完這個章節後,將內容濃縮簡化成百科的一段文章。
  1. 「另外有名的是「刻石」,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東顴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七種。這些立石有政治意義,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不知道是兩句都沒有,還是後一句沒有來源,並且後一句有中立性問題;
    • (:)回應註解擺放修正,「也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句有來源參考。
  1. 「可惜韓非後來被李斯害死」,個人認為此句欠中立;
    • (:)回應修正。
  1. 「為此,馬上派王翦領兵攻燕,於隔年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請合」,從一整句話來說,這個沒有主語(雖然可以聯繫上文知道是誰);
  2. 「接着於前225年命秦將王賁率十萬大軍伐魏、命李信、蒙武率二十萬大軍伐楚」,這句由於成了一整段的開頭,因此沒有主語;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
    • (:)回應描述問題都修正了,其實那一段文章都在講秦王政怎麼調兵遣將,所以有時候忽略主語,畢竟我不想一下子秦王政東征魏國、秦王政南討楚國,所以希望能減少次數,雖然現在都補上了。

個人認為條目還有不少改進的空間,措辭、來源上與主編之前的幾個朝代條目相比明顯不及。不過暫時先不反對吧,反正也沒什麼大用處,並且也相信會有所改善。--劉嘉留言2013年10月28日 (一) 15:23 (UTC)[回覆]

    • (:)回應由於只有一個人在寫文章,措辭上多多少少會有缺陷,還希望大家指正錯誤的地方。這個條目應該把秦朝的東西都講出來了,一些在其他百科少提到的內容都有提到,例如建設的秦馳道,是最完整的說明。行政區劃到底有四十八郡還是五十郡,這也是比對很久才出來的。思想與宗教章節,很少秦朝史書會講這麼齊全的。農業提到的大糧倉如太倉、敖倉、陳留倉、櫟陽倉、咸陽倉、龍岩倉等,只有沈頌金. 秦代漕運初探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0年, 第4期霍印章;《中國軍事通史‧第四卷‧秦代軍事史》〈第四章 秦代的國防〉才提到。或許可以請關注一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28日 (一) 16:42 (UTC)[回覆]
    • 有時候想一想,不知道周朝要寫到什麼程度才能和以前一樣順利當選呢?--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3年10月28日 (一) 16:45 (UTC)[回覆]
  • (!)意見File:秦代行政區劃.png,圖片背影的文字有待修繕。另:條目是寫給讀者看的,好壞最終是由讀者判斷。評選個人理解只是提高條目質量的方法和途徑。so不用在意評選,在意質量。最後:向勤勞的維基人表達敬意。--白開水 開箱維修 抄錶 囧rz... 2013年10月31日 (四) 03:17 (UTC)[回覆]